發布時間:2017-09-29 14:38 來源:豫都網 我要投稿
絕大多數女性都有當媽媽的夢想,38歲的高齡“玻璃人”楊麗(化名)也不例外,雖然從小身體反復骨折、產女雙腿萎縮,玻璃人導致她只有1.1米的米高媽歲身高,但這并沒阻斷她想當媽媽的愿當努力。
最終,在鄭大三附院(省婦幼保健院)內,她剖宮產下女兒,而這也是鄭大三附院建院以來進行的首例“玻璃人”剖宮產手術。
昨天,在鄭大三附院產科六病區內,楊麗一提起自己的女兒就顯得十分幸福,雖然,這個剛剛出生的女兒很可能和她一樣,也是一個“玻璃人”。
懷孕兩次,38歲的她終當母親
楊麗來自鄭州一個農村。
38年前,當楊麗出生時,家人就發現,她遺傳了母親的疾病,是一個“玻璃人”。
玻璃人是成骨不全(脆骨癥)患者的俗稱,又被稱為“瓷娃娃”,這種患者因骨骼脆弱,極易骨折,對正常人來說力度輕微的碰撞或者摔倒、扭傷,都會對他們造成傷害。
從半歲至15歲,楊麗每年都要骨折,目前,她的四肢,除了右胳膊之外,兩條腿和左胳膊全都骨折過。
9年前,因為雙腿變形嚴重,她去北京做了兩次矯正手術。
即便如此,如今的楊麗雙腿也已經扭曲變形,不拄雙拐,只能走十幾米遠,而身高也只有1.1米。
20歲出頭時,楊麗結婚了。婚后的她一直想當媽媽,10年前,她終于懷孕了,但是很快遭遇流產。
今年年初,楊麗再次懷孕了,這次,她費盡周折進行了保胎。
9月9日下午,孕35周加1天的楊麗開始宮縮,輾轉幾家醫院后,最終趕到了鄭大三附院。
當天晚上近8點,醫生緊急為她進行剖宮產:女孩,體重2100克,身長46厘米,因為是早產兒,很快被送到NICU病房接受治療。
“玻璃人”媽媽順利產女,臨床罕見
“對于‘玻璃人’來說,自然分娩可能會造成產婦骨盆骨折、大出血、胎兒窒息,而剖宮產也面臨骨折、感染等極高的風險。”鄭大三附院產科六病區護士長王璐說,就這個患者來說,因為高齡初產、早產,更是風險重重。
不過,一切還算順利。
楊麗的管床醫生楊春麗說,“玻璃人”懷孕生子,本人風險極高,隨時有流產的可能,而像楊麗這樣自然受孕,且能堅持到分娩,已經是極低概率的事件了。
“這也是我們醫院建院以來進行的首例‘玻璃人’剖宮產手術。”她說。
說到這,很多讀者會有疑問,楊麗的母親是“玻璃人”,楊麗也是,那么她剛剛生下的女兒呢?
“這種病的遺傳幾率為50%。”楊春麗說,這種疾病分為三種類型:胎兒型、嬰兒型和遲發型,在子宮里就已經發生骨折的,是胎兒型,出生之后嬰兒期發生骨折的屬于嬰兒型,嬰兒期之后發生骨折的就是遲發型。
楊春麗介紹,這三種類型中,胎兒型預后效果最差,遲發型預后效果最好,病人可以長期存活。
“患者在懷孕期間,曾經做的四維彩超結果顯示,胎兒有骨發育不良的跡象。”楊春麗說,這也就證明孩子是這種疾病的概率很大,當然最終孩子屬于哪一種類型,還需要進一步確認。
不過,楊麗太迫切想當媽媽了,最終選擇將孩子生了下來。(記者 李曉敏)
郵箱:admin@aa.com
電話:020-123456789
傳真:020-123456789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MK體育-MK體育在線登錄入口-mksport體育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