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西部淘金時,全球人們常常想到黃澄澄的熱點金子,但有人卻發現了其它一些機會。評自Levis牛仔褲的定義創始人李維·斯特勞斯是一個天才:他先是用木筏幫助淘金客渡河;然后又賣水給淘金時干渴的他們;最后他用廢棄的帆布做成褲子,舒適和耐磨備受淘金客們歡迎。迎接那些淘金客是全球否如愿以償不得而知,但是熱點牛仔褲倒真的幫助斯特勞斯淘到了“金子”。
年末年初時的評自最熱門話題常常圍繞機會展開。各種論壇、定義會議以及相應的迎接政策解讀都試圖幫助人們從撲朔迷離的未來中找尋出機會。顯而易見的全球是,歷史數據、熱點政策導向或許能提示趨勢,評自但是定義,在趨勢中找到適合的迎接機會就是另外一件事了。就好像當我們激動地跑向河邊,感覺隨手就能抓到一條魚,但常常是空手而后。
毋庸置疑,把握機會是必須要具備相應的能力的,正如到河邊去捕魚怎么也要有些捕魚經驗以及漁網。在無法確定的經營環境下,一個組織到底應該具備怎樣的能力呢?戰略管理理論已經發展出動態能力學說,這是一種能夠根據環境變化不斷調整自身能力的能力。隨機應變對于領導者個體來說當然是正確的,但讓一個企業也能隨機應變,這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有些經營者可以自豪地說“大象可以跳舞”,但對大象來說,很多舞顯然是跳不了的,例如這個舞里要求連續翻跟頭。更何況,又有哪一個組織能夠準備到具有把握機會的所有能力呢?
【資料圖】
但是,類似“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雞湯還是在不斷地鼓勵著我們。設若真是這樣,那么,究竟應該準備些什么呢?既然機會無法被準確描畫出來,有針對性的準備也就無從談起。事實上,能夠做的準備無非是讓自己更加健康一些、具有更強大的免疫力。這就是人們常常說起的“基本功”。一個自身更加健康的企業自然有更大的幾率在變化的環境中生存下來。一個好消息是,經過這幾年的環境變化,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起基本功的夯實。
盡管如此,如果組織仍然以不明確的機會為參照點,能力一定是不足的。所以,扎實的基本功是把握機會的一個條件,不是全部。進一步觀察,我們常常看到即使是面對明顯的變化,有些人可以解讀出機會,有些人卻渾然不覺,這顯然是與個人的認知狀態有關。很清楚的是,這個世界在每個人心中是不一樣的,“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是我們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來定義這個世界。例如,2022年的確是非常艱難的一年,因此,很多人都在說“滾蛋吧,2022”,但是2022就是一個客觀的時間軸,如果你自己的內心有所轉變,興許就能從困難、逆境中解讀出對于未來更有意義的內容。
這里,我們不得不提一個人們都非常熟的詞“境隨心轉”。不用過于糾結它的哲學意涵,但就簡單層面理解,環境會根據我們自己內心的感受、解讀、理解等發生“變化”。換個角度說,外部的環境有它本來的存在,但是,憑借我們的主觀觀察,可以有選擇性地定義出投射在我們內心的環境。就好像走進景區,人們會更根據自己的偏好來把美好保留在相機中。當分享圖片信息時,那些經過我們獨特加工后認識到的一部分儼然成了風景的全部。
回到本文所討論的商業背景,環境是一種客觀存在,趨勢無所謂優劣,更為重要的是,企業需要自定義出一些專屬的機會,這就像小馬過河一樣。其實,今天企業所討論的“機會”、“威脅”等都具有一定的相對性。從這個意義出發,機會本身就是一種主觀對客觀的個性化解讀,每個人對機會的理解有著必然的差異。進一步來看,機會,本來就是自定義出來的,它就在你的心中,不假外求。那些人人皆可得的機會,又怎么能夠帶來獨特的感受,為企業帶來價值呢?
自定義機會能夠讓企業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身,并基于此來進行有限的戰略分析、定位以及戰略執行中的“做什么”以及“不做什么”。自定義機會后,很多問題立刻簡單了許多,企業不用那么糾結于各種分析,只要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就好了。另外,單從實踐的角度看,從一種認知轉變為可以付諸行動的方案,本身就存在著一種自我的定義。戰略手段從來都是差異化的。
自定義機會倒不是簡單的聽天由命,而是要帶著敬畏心告誡自己:能做的事情是很有限的。因此,面對趨勢,經營者要知道自己的欲求,這樣才能夠帶領企業與趨勢更和諧的相處。例如,你就是想釣到一條魚、退潮時找到幾個小螃蟹、捕撈大量的海蝦、抑或僅僅想看看落日的余暉。自定義了機會就會發現:盡管企業的使命和愿景都非常神圣和宏大,但實際的期望卻是微觀的,在相對來說微觀的世界里,并不需要太過復雜的能力,這樣的機會把握起來也會更容易些。
已經展開的2023年,一定會出現各種變化。把握變化的最佳方式就是主動地定義機會,這樣不僅能培根筑基,而且能有符合預期的收獲。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標簽:
郵箱:admin@aa.com
電話:020-123456789
傳真:020-123456789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MK體育-MK體育在線登錄入口-mksport體育官網